TOKYO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OLLEGE
東京国際交流学院
| ■地址 (邮政编码)193-0835
东京都八王子市千人町2-3-16 |
| ■电话 |
042-669-4250 |
■最近车站到校路线
从JR中央线西八王子站步行3分钟。
|
| ■传真 |
042-669-4251 |
| ■网址 |
https://tokyo-japanesels.jp/ |
| ■E-Mail |
info@tokyo-japanesels.jp |
|
|
|
■日语教育开始时间 |
2001年10月1日
|
| ■创立人类别 |
股份公司 |
■认定期间 |
2001年10月1日
~2017年3月31日 |
| ■代表人姓名 |
叶山青子 |
■教员人数 |
47 名(其中专职:11 名) |
| ■校长姓名 |
森屋一训 |
■名额 |
480名 (二部制) |
| ■在学校教育法中的所属归类 |
无
|
■学生宿舍 |
有 30,000~日元(月额)
|
|
| ■入学资格 |
具有高中毕业(或预计毕业)以上学历,身心健康,并希望在日本升学。 |
| ■入学考核方法 |
资料审查、本人面试、日语水平检查。 |
|
■认定课程现在学生人数 (截至2025年7月現在)
| 留学生主要的出身国家・地区 |
中国
101 |
韩国
1 |
台湾
3 |
越南
141 |
尼泊尔
59 |
泰国
21 |
缅甸
99 |
蒙古
6 |
印度尼西亚
4 |
斯里兰卡
11 |
瑞典
0 |
马来西亚
2 |
美国
1 |
印度
0 |
法国
0 |
俄罗斯
1 |
菲律宾
2 |
沙特阿拉伯
0 |
意大利
0 |
西班牙
0 |
英国
0 |
加拿大
0 |
孟加拉国
3 |
柬埔寨
1 |
新加坡
0 |
瑞士
0 |
德国
0 |
澳大利亚
0 |
其他
12 |
合计
468
|
| 其他在留资格学生(留学资格以外的在籍学生): |
0 |
■设置课程信息
| 认定课程 |
目的 |
学习期间 |
上课时间 (单位时间) |
教课周数 (周) |
入学时间 (月) |
交纳费用(日元) |
| 考核费 |
入学金 |
学费 |
其他 |
合计 |
|
一般 |
2年 |
1,600 |
80 |
4 |
30,000 |
54,000 |
1,282,000 |
156,000 |
1,522,000 |
|
升学 |
2年 |
1,600 |
80 |
4 |
30,000 |
54,000 |
1,282,000 |
156,000 |
1,522,000 |
|
升学 |
1年9个月 |
1,400 |
70 |
7 |
30,000 |
54,000 |
1,121,750 |
133,250 |
1,339,000 |
|
升学 |
1年半 |
1,200 |
60 |
10 |
30,000 |
54,000 |
961,500 |
117,000 |
1,162,500 |
|
升学 |
1年3个月 |
1,000 |
50 |
1 |
30,000 |
54,000 |
801,250 |
94,250 |
979,500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认定课程以外的课程: |
|
■2024年度日本语能力试验应考情况(第1次与第2次考试合计)
|
N1 |
N2 |
N3 |
N4 |
N5 |
合计 |
| 应考者 |
54 |
174 |
172 |
145 |
0 |
545 |
| 合格者 |
12 |
68 |
72 |
53 |
0 |
205 |
■2024年度日本留学试验应考情况(EJU)
| 第1次 (6月实施) |
第2次 (11月实施) |
| 日语 |
理科•综合科目•数学 |
日语 |
理科•综合科目•数学 |
| 文科 |
理科 |
文科 |
理科 |
| 应考者 |
得分219分 以上者 |
应験者 |
得分100分 以上者 |
应験者 |
得分100分 以上者 |
应験者 |
得分219分 以上者 |
应験者 |
得分100分 以上者 |
应験者 |
得分100分 以上者 |
| 3 |
2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■2024年度升学人数■毕业人数:128
| 大学院 |
大学 |
短期大学 |
高等专门学校 |
专修学校 (专门课程) |
各种学校 |
其他 |
| 3 |
17 |
0 |
0 |
84 |
0 |
0 |
■日语教育特色
| 1 |
以在日本升学为目的的留学生将学习日语、日本文化和礼仪。 |
| 2 |
本校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,在这里培养跨文化理解的精神。 |
| 3 |
通过社区活动,努力与社会建立联系。 |
■MAP